分類: 汽車新聞
可抽iPhone 15、SHOEI安全帽!KYMCO RCS Moto魔鬥挑戰賽再出擊
可抽iPhone 15、SHOEI安全帽!KYMCO RCS Moto魔鬥挑戰賽再出擊
繼轟動時刻新車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落幕,萬衆期盼的抽獎名單也正式公告,許多消費者更是不斷敲碗希望加開場次,KYMCO也迴應消費者聲音,決定以RCS Moto魔鬥挑戰賽再次出擊! 圖/KYMCO提供
KYMCO光陽機車繼11月以39.6%市佔奪下單月銷售冠軍後,再度爲消費者帶來好消息!吸引超過4,000人蔘與「TIME TO ROAR轟動時刻」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結束,消費者除實際感受KYMCO轟動時刻全新車款「捍衛戰士RCS Moto、反骨玩家 Many Moto、至尊巡旅RomaGT及超級英雄K1」的絕佳騎乘體驗。
主辦單位更是大方釋出數十萬元的贈品讓參加者有機會抽中RCS Moto、東京來回雙人機票及iPhone 15,如今消費者引頸期盼抽獎名單也正式公佈,消費者可至官網「最新消息」查詢。
於聖誕節前夕開跑的RCS Moto魔鬥挑戰賽不僅有RCS表演賽,也歡迎所有KYMCO車主們騎乘愛車來參加選美比賽,現場還有拍照打卡區,特殊設計每一個人都可以拍出「卡普帥照」,讓人人都是「魔鬥英雄」! 圖/KYMCO提供
轟動時刻系列活動再開催!Moto 魔鬥家族約你魔鬥 闖關抽好禮 試乘全新車款!
隨着轟動時刻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落幕,消費者討論熱度更是越來越高、好評不斷,新車款銷售也大幅成長;在消費者熱情敲碗加場的聲音下,持續傾聽市場的KYMCO也宣佈再加場,以「RCS Moto魔鬥挑戰賽」驚喜出擊!
「TIME TO ROAR轟動時刻」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結束,共吸引超過4,000人熱情參與,場場爆滿、轟動好評! 圖/KYMCO提供
從12月23日起,魔鬥挑戰賽將於北中南賽車場盛大舉行,包括RCS Moto表演賽、「最速單圈」魔斗大預測活動、任一臺KYMCO車款都能參賽的光陽車友選美會、改裝攤位、新車體驗等超豐富內容,現場還有拍照打卡區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魔鬥英雄」;參與指定活動更能參加抽獎,把iPhone 15、SHOEI安全帽帶回家!精彩多元的內容讓不論是擁有高超技巧的車友、改裝愛好者、KYMCO忠實粉絲或是熱血觀衆,都能在現場找到屬於你的「轟動時刻」。
RCS Moto魔鬥挑戰賽自12月23日起於桃園、臺南、高雄舉辦,現場活動精彩豐富,有趣關卡與改裝攤位絕對讓車友們玩得開心,參加應援團完成指定挑戰更可以把iPhone 15、SHOEI安全帽抽回家! 圖/KYMCO提供
「RCS Moto魔鬥挑戰賽」活動資訊:
場次資訊:
2023年12月23日 (六):桃園極限賽車場
2023年12月24日 (日):臺南安定賽車場
2024年01月07日 (日):高雄臺糖賽車場
報名方式:
賽車手報名:https://reurl.cc/p5zqOe
應援團報名:https://reurl.cc/jvNXxq
冷鼠的芙莉蓮!Coser扮《葬送的芙莉蓮》大雪日上武嶺被錄下 隔日再拍日出美照
你應該要知道的Volkswagen Golf小改款車型細節!燃油動力的最終篇章
你應該要知道的Volkswagen Golf小改款車型細節!燃油動力的最終篇章
摘自Volkswagen
在Volkswagen車系中,歷史悠久且全球知名的車款之一,勢必有Golf的存在,現行爲第8世代的Golf,於2019年公開亮相,開賣至今已將近四年時間,似乎也到了推出小改款車型的時後。
摘自Volkswagen
事實上已有多家外媒捕捉到Golf不同車系進行道路實測的蹤跡,包括Variant、GTI、GTD、GTE(PHEV)與R都已露面,原廠也證實Golf小改款車系將於明年推出。根據先前獲得的一系列照片,外觀做出更動的部分大致上僅有LED頭尾燈造型、前後保杆以及一些裝飾上的細節,而GTI系列與R車款會獲得更運動化的車身包圍套件。
摘自Carscoops
內裝部分是改款重點之一,高階車款將獲得包含直立式15吋大型觸控螢幕的多媒體系統,這套系統由VW ID.7電動車率先搭載,目前已用於最新Tiguan與Passat之中;即便是入門車型,也使用了12.9吋螢幕的多媒體系統,較現行的10吋大上不少。
摘自Volkswagen
其他部分還包括了車內實體按鍵的迴歸、用料品質的提升改善、Smart Air Vents的導入、駕駛輔助系統的更新等。由於2023年式車款開始配備位於雙前座椅中央的中央氣囊,讓Golf再度拿下Euro NCAP五星榮譽。
摘自Volkswagen
除了底盤動態表現與舒適性持續加以強化之外,8代小改款Golf也是最後一代搭載燃油引擎的車款,其動力陣線與現行販售車款的設定相同,包括1.0L eTSI、1.5L eTSI兩具48V輕油電動力,2.0L TDI柴油動力、以及GTI與R車系使用的2.0L TSI引擎。
摘自Volkswagen
除此之外,以1.5L TSI引擎爲基礎所開發的eHybrid/GTE插電式油電動力車型,搭配19.7kWh的電池模組以及7速DSG變速箱,馬力包括有201hp與268hp供選,純電模式的最大續航里程爲100公里。純電動力部分依然交給ID.3佔據市場,畢竟此時此刻已無必要對於MQB平臺做出純電相容改造。未來的新世代Golf預計使用Volkswagen集團最新的SSP模組化平臺設計製造,同樣令人期待。
摘自Volkswagen
UNIQLO遭爆盜小紅書網圖!官方聲明「未道歉、放限動」再掀怒火
TOYOTA「電動車模擬14速手排」專利曝 還會模擬熄火怕你開車無聊
TOYOTA「電動車模擬14速手排」專利曝 還會模擬熄火怕你開車無聊
▲TOYOTA開發電動車模擬手排系統,而最近這項專利也被曝光。(圖/翻攝自TOYOTA)
記者林鼎智/綜合報導
誰說電動車就不能有手排?TOYOTA(豐田)最新一項專利文件曝光,就是電動車模擬手排變速箱,而且還不是傳統的6速、可足足高達14個檔位!
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文件顯示,TOYOTA這套模擬14速手排系統,包括倒車檔在內共有7個檔位,但透過高速檔、低速檔的方式,使每個排檔位置可對應2種齒比,透過模擬齒比的方式提供駕駛樂趣。
▲TOYOTA這套模擬14速手排系統還會模擬檔煞、熄火等。(圖/翻攝自美國專利商標局)
另外,這套模擬14速手排還會記憶你現在的檔位,如果已打到7速,那麼除了降到6檔外,後面也會自動模擬7速以後的檔位。而且該系統還有離合器踏板、模擬檔煞、甚至是模擬熄火等,可以說是相當奇特…。
雖然電動車模擬手排有點多餘,甚至14個檔位也不切實際,但TOYOTA似乎並不打算放棄手排車的駕駛樂趣,未來也有望在電動跑車上提供。
可抽iPhone 15、SHOEI安全帽!KYMCO RCS Moto魔鬥挑戰賽再出擊
可抽iPhone 15、SHOEI安全帽!KYMCO RCS Moto魔鬥挑戰賽再出擊
繼轟動時刻新車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落幕,萬衆期盼的抽獎名單也正式公告,許多消費者更是不斷敲碗希望加開場次,KYMCO也迴應消費者聲音,決定以RCS Moto魔鬥挑戰賽再次出擊! 圖/KYMCO提供
KYMCO光陽機車繼11月以39.6%市佔奪下單月銷售冠軍後,再度爲消費者帶來好消息!吸引超過4,000人蔘與「TIME TO ROAR轟動時刻」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結束,消費者除實際感受KYMCO轟動時刻全新車款「捍衛戰士RCS Moto、反骨玩家 Many Moto、至尊巡旅RomaGT及超級英雄K1」的絕佳騎乘體驗。
主辦單位更是大方釋出數十萬元的贈品讓參加者有機會抽中RCS Moto、東京來回雙人機票及iPhone 15,如今消費者引頸期盼抽獎名單也正式公佈,消費者可至官網「最新消息」查詢。
於聖誕節前夕開跑的RCS Moto魔鬥挑戰賽不僅有RCS表演賽,也歡迎所有KYMCO車主們騎乘愛車來參加選美比賽,現場還有拍照打卡區,特殊設計每一個人都可以拍出「卡普帥照」,讓人人都是「魔鬥英雄」! 圖/KYMCO提供
稳坐公股获利王! 兆丰金前11月赚破300亿元 EPS 2.22元
轟動時刻系列活動再開催!Moto 魔鬥家族約你魔鬥 闖關抽好禮 試乘全新車款!
隨着轟動時刻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落幕,消費者討論熱度更是越來越高、好評不斷,新車款銷售也大幅成長;在消費者熱情敲碗加場的聲音下,持續傾聽市場的KYMCO也宣佈再加場,以「RCS Moto魔鬥挑戰賽」驚喜出擊!
「TIME TO ROAR轟動時刻」試乘體驗系列活動圓滿結束,共吸引超過4,000人熱情參與,場場爆滿、轟動好評! 圖/KYMCO提供
從12月23日起,魔鬥挑戰賽將於北中南賽車場盛大舉行,包括RCS Moto表演賽、「最速單圈」魔斗大預測活動、任一臺KYMCO車款都能參賽的光陽車友選美會、改裝攤位、新車體驗等超豐富內容,現場還有拍照打卡區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魔鬥英雄」;參與指定活動更能參加抽獎,把iPhone 15、SHOEI安全帽帶回家!精彩多元的內容讓不論是擁有高超技巧的車友、改裝愛好者、KYMCO忠實粉絲或是熱血觀衆,都能在現場找到屬於你的「轟動時刻」。
RCS Moto魔鬥挑戰賽自12月23日起於桃園、臺南、高雄舉辦,現場活動精彩豐富,有趣關卡與改裝攤位絕對讓車友們玩得開心,參加應援團完成指定挑戰更可以把iPhone 15、SHOEI安全帽抽回家! 圖/KYMCO提供
「RCS Moto魔鬥挑戰賽」活動資訊:
場次資訊:
2023年12月23日 (六):桃園極限賽車場
2023年12月24日 (日):臺南安定賽車場
2024年01月07日 (日):高雄臺糖賽車場
報名方式:
賽車手報名:https://reurl.cc/p5zqOe
應援團報名:https://reurl.cc/jvNXxq
25年來首次!Honda宣佈將解僱廣汽本田約900名員工
25年來首次!Honda宣佈將解僱廣汽本田約900名員工
法外之徒
重生之军中才女 小说
摘自廣汽本田微博
大陸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這也使當地傳統車廠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汽車於12月2日表示,由於迅速轉向電動車市場,該公司將解僱其中國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公司約900名合約工。
陸媒《IT之家》指出,本田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相當於該合資企業約1萬3,000名員工的7%。該公司稱,其產量正在減少,因此派遣合約也隨之終止,但公司未透露哪些車型的產量被削減。根據當地規定,廣汽本田將對提前離職的合約工進行補償。
摘自廣汽本田微博
鍋ユ瑙佺硸鍖栬鑹茬礌椋欓珮琚悡鍧� 绯栧翱鐥呭垽鍒尰鏇濄�岃繖鏁版嵁銆嶆洿鍑嗙‘
本田汽車指出,此次裁員計劃是本田汽車自1998年與中國廣州汽車公司合資生產汽車25年來,第一次實施裁員措施。
報導提到,廣汽本田今年前十個月的銷量總計約爲49萬輛,年減18.5%。且由於美國強勁的需求,本田1月至10 月在全球售出320萬輛汽車,而佔總銷量30%的中國市場銷售額則較去年同期下降近五分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不只本田,今年7月有還消息稱,豐田汽車在其合資企業廣汽豐田汽車裁員約1,000名員工,其另一家中國合資企業一汽豐田從12月1日起部分停產。
缁忔祹鏁戞槦绔熸槸鍑忚偉鑽� 銆屽寳娆уぇ鍥姐�嶈翰杩囪“閫� 鍐呭箷瓒呮儕浜�
路透此前引述豐田發言人指出,豐田與大陸國有企業一汽在天津的合資企業計劃停產,稱豐田正在根據「車型構成的變化」調整生產,旨在應對汽油車銷售疲軟的問題。
據瞭解,廣汽三菱已在今年10月宣佈,將成爲廣汽重組集團全資子公司,工廠產能由埃安接收。
摘自廣汽本田微博
00919鎬庨杭鏁€�屼繚璀夐厤0.54鍏冦�嶏紵缍叉洕1鎸囨鏄渶澶ч棞閸�
Mazda也有賣皮卡? 新世代Mazda BT-50澳洲發表!
Mazda也有賣皮卡? 新世代Mazda BT-50澳洲發表!
Mazda BT-50。 Mazda提供
Mazda馬自達汽車竟然有生產皮卡?沒錯!早於2006年起,名爲BT-50的Mazda皮卡就已在泰國、南美洲以及非洲市場販售。第一代(2006至2011年)與第二代(2011至2020年)Mazda BT-50皮卡都是以Ford Ranger爲基礎打造,而本次發表的第三代大改款BT-50終於換上不同底盤與動力,並導入Mazda的Kodo魂動設計美學!
Mazda BT-50。 Mazda提供
2021年式第三代大改款BT-50皮卡這次在Mazda Australia澳洲馬自達汽車舉辦的線上活動中正式發表。如同外界所猜測,新世代BT-50的外觀導入了Mazda的Kodo魂動設計,銳利的頭燈搭配大型水箱護罩與新世代Mazda車款的魂動之翼鍍鉻飾條,讓車頭營造出皮卡少有的柔美高級感,新BT-50皮卡的車頭甚至讓人聯想到Mazda CX-9中大型休旅車。
Mazda提供
第三代大改款Mazda BT-50這次與Isuzu D-Max皮卡車共用了同一具底盤與動力系統,新年式BT-50選用了擁有188匹最大馬力與45.89公斤米巔峰值扭力輸出的3.0升4缸渦輪柴油引擎取代二代車款的Ford 3.2升動力系統,充沛的動力將透過6速手排或自排變速箱傳遞到驅動輪上,車主將可選擇4×4或4×2(後驅)設定。
Mazda BT-50。 Mazda提供
首批第三代大改款Mazda BT-50皮卡將提供dual-cab雙箱車型,而外界估計BT-50明年在澳洲上市時,還會提供一款搭載更小排氣量引擎的入門車款。除了底盤與動力系統之外,新Mazda BT-50還將與Isuzu D-Max皮卡(去年已於泰國上市)共用9.0吋娛樂資訊觸控螢幕以及座艙恆溫系統。即便如此,BT-50的座艙還是會注入新世代Mazda車款的高質感設計。
Mazda BT-50。 Mazda提供
2021年式第三代大改款BT-50將與Isuzu D-Max皮卡一起於泰國生產工廠製造。
Mazda BT-50。 Mazda提供
Mazda BT-50。 Mazda提供
Mazda BT-50。 Mazda提供
Type-C耳機已成過去:但我們不必爲它傷心
在2016年的樂視發佈會上,賈躍亭拿出了一臺「超級手機 2」。
這是樂視首款採用 CDLA 音頻標準的手機,也是全球第一款用 Type-C 接口取代 3.5mm 耳機孔的手機。
在之後的一年裡,手機廠商也紛紛取消了 3.5mm 耳機孔,用 Type-C 來代替。有的廠商說這樣做是爲了防水,有的則是說能呈現出更好的音質。
總之,總有一個「幹掉耳機孔」的理由讓廠商們大書一番。
爲此,耳機廠商在過去這些年裡,也相繼推出了 Type-C 規格的產品來迎合這個突然崛起的新市場。
然而在兩年後的今天,我們在 CES 上能看到無數款藍牙耳機,但卻已經看不見 Type-C 耳機的蹤影。
Type-C 耳機像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
和傳統的 3.5mm 耳機不同,Type-C 耳機的出現是因爲智能手機取消了耳機孔,從而快速衍生出的替代產物。不過它的命運並不像 Type-C 接口那樣成爲主流,相反,它的命運最終是以淡出市場來告終的。
▲ 圖片來自:SoundGuys
在瞭解 Type-C 耳機的命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手機廠商爲什麼要取消耳機孔。
通常來說,手機廠商們在設計產品前會優先考慮兩個問題:怎樣比競品有特色、怎樣能將潛在的利潤挖掘出來。
▲ iPhone 5(上)及 OPPO R5(下). 圖片來自:Mysmartphone
2014 年,OPPO 就已經在 R5 這款手機上用 Micro-USB 取消 3.5mm 耳機孔,目的是爲了將手機厚度控制在 4.85mm 以內。耳機的解決辦法是,通過一根 Micro-USB 轉 3.5mm 的轉接線和手機連接,從而不影響耳機功能正常使用。
到了 2016 年,手機廠商所追求的,除了纖薄還有機身一體化和機身防水防塵,因此取消耳機孔便成了「機身不開孔」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取消耳機孔後這些廠商還能順便拓展之後的無線市場,這些對於廠商來說無疑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蘋果雖然在 iPhone 7 上取消了耳機孔,但也同時推出了藍牙耳機 AirPods,儘管蘋果也在每臺 iPhone 的包裝裡附贈了一根 Lightning 版 EarPods 耳機和 3.5mm 轉接線,但仍然有不少用戶會花 1276 元增購一副 AirPods。
AirPods 能爲蘋果帶來多大的利潤補充,目前暫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根據蘋果曾在去年 Q3 公佈的財報數據看,AirPods、Beats 和 HomePod 這些被歸類爲「其它產品」的總營收約有 37.4 億美元,佔 Q3 季度總利潤的 7%。
另一邊的 Android 陣營也在 2016 年後開始大量取消耳機孔,在用 Type-C 取代耳機孔後,他們都會在隨機包裝盒內附贈一條 Type-C 轉 3.5mm 的轉接線。
而一些更精明的手機廠商也在之後推出了 Type-C 耳機,讓用戶另外購買,不過這也需要用戶額外再花一筆用機成本。
▲ 圖片來自:GSMArena
以上兩種方法都能很好解決取消插孔後的耳機使用問題,也的確證明了手機取消耳機孔的可行性。然而,這些解決辦法同時也存在不少缺陷,比如轉接線易丟失、不美觀,早期 Type-C 耳機價格又偏貴、配件購買渠道少、沒有專業耳機廠商助推,用戶聽歌時不能給手機充電……
▲?蘋果賣得最好的產品,其實是 Lightning to 3.5mm 轉換線
因此,在這些限制條件的影響下,消費者更偏向於支持實用而不是「少個開孔更好看」。與此同時,大部分普通用戶都未必能夠感受到這些低價 Type-C 耳機或轉接口所帶來的變化。再加上售價越來越低的無線耳機登場,更成爲了壓倒 Type-C 耳機的最後一根稻草。
廉價的藍牙耳機,是 Type-C 耳機的最大敵人
回望過去,其實我們能發現 Type-C 耳機在市場隱退,其實和產品及其碎片化的營銷有很大關係。
但這裡我並不是說 Type-C 耳機在音質上不能超越傳統 3.5mm 耳機,而是在取消耳機孔後,手機廠商們都將 Type-C 耳機定義成一種過渡用的配件,而不是要持續發展的對象。
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能用 3.5mm 插頭的耳機線接上手機、平板電腦、電腦以及其他配備該插口設備,即插即用,幾乎沒有任何額外的使用成本顧慮。但在取消耳機孔的今天,我遇到了此番窘境:
我的手機是 iPhone,它用的是 Lightning,如果我要用手機聽歌那麼我需要一根 Lightning EarPods;我的電腦是 MacBook,它用的是 3.5mm 接口,如果我要用電腦聽歌那麼我需要一根 3.5mm EarPods……
而我隨身攜帶的是 iPad Pro(2018),它用的是 Type-C(USB-C)接口,如果我要用它聽歌,那我要額外帶多一跟 USB-C to 3.5mm 轉換線。
也就是說,這已經不是一根耳機線能解決的問題了,如果我出一次差,至少要帶上兩種規格的耳機,或者兩根隨時都可能會被我弄丟的轉換線。所以最終我選擇增購一副 AirPods,畢竟在我看來,方便更重要。
▲ 索尼 WH-1000XM3 和 AirPods 已經是我的日常標配耳機了。
同樣地,Type-C 耳機也遇到了 Lightning 耳機同樣的通用性問題。但不同於 Lightning 耳機、轉換線的隨機附贈,Type-C 耳機往往都是需要用戶另外購買,而且這種「專賣專用」的耳機只能用於沒有耳機孔的設備,而這種設備目前也僅侷限於智能手機而已。
即便是目前最新的電腦、遊戲機、播放器,他們都仍然配備 3.5mm 耳機孔,Type-C 接口則主要負責充電及傳輸數據。當我需要用耳機的時候,隨便找一家數碼店就能買到,反之他們不一定會有 Type-C 耳機供應。
▲ 所謂「一拖二」的 Type-C to 3.5mm 轉換線,不但解決音頻問題,還能同時充電。
因此,這對於本身就不瞭解數碼的普通用戶來說,使用 Type-C 耳機不單只是增加了購買成本,還需要換上額外的時間成本,這麼一算倒不如用轉換線或者藍牙耳機更靈活一點。
▲ 圖片來自:Stevesrantsnraves
所以時至今天,我們常常能看到有用戶寧願用轉換線或藍牙耳機,而不是用 Type-C 耳機,這恰恰就反映了通用性是阻礙 Type-C 耳機流行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廉價的無線耳機產品也讓 Type-C 耳機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
▲?小米藍牙耳機 Air
以小米爲例,商城售價最低的「雙單元半入耳式 Type-C 耳機」爲 89 元,但是能將 3.5mm 耳機變成藍牙耳機的「小米藍牙音頻接收器」僅 99 元;即便是最貴的「小米藍牙耳機 Air」,它也只是 399 元而已。
▲?小米雙單元半入耳式 Type-C 耳機
硬核科技加持,3M汽车改色膜2080系列高亮光全新上市,出彩更出色
雖然我們都知道有線和無線產品之間有着 300 元的最大差額,但藍牙耳機的通用性和便利性都要比 Type-C 耳機更大,凡是支持藍牙音頻輸出的都能連接藍牙耳機。
因而相比之下,藍牙耳機的性價比就顯得比 Type-C 耳機更高了。
無線分體式纔是耳機的下一個發展形態
耳機這一產物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數十年,在過去的數十年裡,經過廠商不斷改良、升級,耳機在今天已經從當初的簡陋發展到精緻、從有線變成無線、從被動發展到主動降噪,並且還成爲了我們數碼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
那麼到了今年,耳機將往哪個方向發展?答案其實在今年的 CES 上已經被「公佈」了——無線分體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真無線耳機」。
相比起已經隱退市場的 Type-C 耳機,無線分體式耳機是今年在 CES 上被展出最多的耳機種類之一。除了鐵三角、漫步者、Jabra、索尼這些老牌音頻廠商以外,諸如 1MORE、Anker 這些新晉品牌,也在 CES 上展出了他們最新的無線分體式耳機產品。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Air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藍牙的通用特性讓耳機能無視了接口問題,而隨着藍牙 5 的推出,分體式耳機的穩定性和續航性能都得到顯著提升,讓這個拇指大小的耳塞也能支持至少 3 小時的持續續航,應該也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需求了。
除此以外,相比於其它無線耳機,真無線形態也能給用戶帶來免束縛的佩戴體驗,無論是休閒還是運動,這種耳機都能上陣。雖然他們都需要依賴耳機盒充電,但耳機盒也同時兼顧着收納的作用,並不會帶來太大的不便。
在耳機盒中取出耳機→戴上,就好比解開糖紙把糖放進嘴裡一樣,都只是幾秒就能完成的事。
▲?索尼 WF-SP700N
在解決設備連接問題後,對於真無線耳機在未來的發展,其實耳機廠商早就嘗試對其賦予更多的功能了。
2016 年,Jabra 在?Elite Sport?這款產品中加入了心率監測和最大攝氧量監測,目的是爲了讓用戶方便了解心率,方便調整運動強度。此前也有消息指出,蘋果也可能會在 AirPods 的變種產品中加入類似的功能,屆時,全無線耳機所要做的就不單只是一個耳機,它還將兼顧無線健康監測的作用。
▲ Jabra Elite Sport
另一方面,時尚品牌的助推也讓無線分體式耳機的前景一片光明。
上週,美國音頻公司 Master&Dynamic 就公佈了由?Louis Vuitton 基於?Master&Dynamic MW07基礎定製的 Louis Vuitton Horizon。這款耳機不但擁有 LV 標誌性的造型,而且還搭載定製 10mm 鈹振膜動圈單體。
回到 Type-C 耳機本身,它的消失已經是必然的事實。
它的出現,只是基於「手機取消耳機孔」這個變更。同樣是服務大衆的方案,Type-C 耳機沒有提供足夠的便利性和通用性,再加上自身受到成本、銷售模式的限制,它也未能夠爲大衆用戶帶來可感知體驗提升。面對更方便、限制更少的無線耳機,Type-C 接口耳機被淘汰是必然的事。
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也沒有必要去惋惜。
▲?全無線設計讓耳機擁有「全場景通用」的特性,這也是有線耳機並不能辦到的地方。圖片來自:Digitaltrends
Type-C 耳機只不過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案,除了它我們還有「無線耳機」這選項。隨着各大廠商的技術投入,無線耳機在體驗上的提升也會越來越高,使用起來也越來越可靠。這時用戶也不必去考慮耳機有線還是無線的問題,因爲現有的無線耳機已經能夠滿足他們的體驗需求了,Type-C 耳機自然也沒有繼續保留的意義。
總之,Type-C 耳機的出現和離開其實是一個解決方案的篩選過程。它之所以被無線耳機所代替,是因爲我們已經篩選出一個更加合適的方案。
再放大看,那就是分體式無線耳機。
論壇、峰會…這場科技盛會將迎來這些省級活動
11月1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新聞發佈會上,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匯聚一堂,將目光投向這場即將到來的科技盛會。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科博會作爲四川科技成果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重要平臺,在本屆科博會上省級層面將推出哪些活動?
四川省科技廳副廳長楊品華介紹,本屆科博會除了開幕式外,主要活動還包括主論壇、主賓國活動以及7個專項活動。其中——
主論壇將圍繞前沿顛覆性技術,邀請相關行業著名科學家和企業家,分享顛覆性技術最新動態,針對顛覆性技術對未來發展的重大影響進行深入探討。主賓國活動中,將與印尼在科技、經貿、文化、產業等方面開展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動。
500盤評審專訪/設計師方序中:日常中的與眾不同 炒飯也有新意
專項活動中,天府科技金融投融資峰會將組織國內頭部創投基金、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等金融服務機構,遴選發佈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引導各類金融資源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首屆川渝科普大會將圍繞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弘揚科學和科學家精神,加強川渝科普工作協同和資源共享,推介“川渝科普地圖”“天府科技雲”,展示川渝科普基地風采,發佈川渝地區系列重要科普榜單。
此外,本屆科博會還將舉行第二屆中國激光科技創新產業大會、“科技城人才日”系列活動、“僑智精英科博行”高端醫療裝備智造產業發展峰會、川渝種業振興高峰論壇暨種業創新科技成果發佈會、第十一屆科博會投資推介暨集中籤約儀式等專項活動。
(綿報融媒記者 唐顯枚)
編輯:曹海容 校對:王政 審覈:鄧娟
高盛資產管理2024年投資展望 四大主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和投資策略
陈佳欣导演北欧影像首映发布11月19日圆满结束 影像展同步开展
次世代新品? 小米電視3\九號平衡車發佈
【機鋒資訊】今天下午(10月19日),小米科技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發佈了被稱爲“次世代”產品的小米電視3,以及傳言已久的小米平衡車——九號平衡車。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電視3採用主機\顯示器分體式設計,此前曾一度被猜測爲相機產品。
小米電視3採用分體式設計,屏幕部分小米稱其爲60英寸原裝LG真4K屏,另一部分爲獨立電視音響+電視主機,依然採用和小米電視2s類似的全金屬超薄設計,其中主機部分採用MStar 6A928處理器以及2GB RAM。
小米電視3
價格方面,小米電視3包括主機的價格爲4999元,主機單買價格爲999元。關於這款獨立主機+音響,對此小米CEO雷軍稱,用戶如果家裡已經有了小米前代型號電視,或者其他品牌電視,無需換屏只需購買主機與舊款電視連接,即可全面升級電視性能、功能、內容等,與小米電視3保持一致。
小米電視3主機
對於新發布的這款電視新品,雷軍表示:“小米耗時3年精心研發電視,今天發佈的小米電視3是令人滿意的作品,無論畫質、性能、功能、工藝還是內容都達到了旗艦電視的水準。”言語中透露出對自家產品的自信。
除了電視,小米還發布了一款新“玩具”——九號平衡車。這款平衡車產品由小米聯手生態鏈企業納恩博(Ninebot&Segway)共同推出,也是納恩博今年四月收購Segway(平衡車發明者)之後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售價1999元。
小米本次推出的兩款新品的確有着頗有新意和實用性的產品設計,發佈會期間全程用小米電視3獨立音響\主機作爲現場播放工具的場景也讓人印象深刻。另外,雷軍表示小米電視3、主機以及九號平衡車將於11月3日登錄小米官網首發,關於這兩款產品的更多消息,請繼續關注機鋒網的後續報道和評測。
Suzuki「大改款Swift」歐規車型公佈!採雙色車頂 臺灣明年登場
2023 年 12 月 9 日
汽車新聞
No Comments
Quade Nightingale
Suzuki「大改款Swift」歐規車型公佈!採雙色車頂 臺灣明年登場
圖文/7Car 小七車觀點
新一代Suzuki Swift預計在12月於日本市場上市,而原廠也同步公開歐規車型,意味着這款B-Segment掀背車將持續供應歐洲市場,並有望配置CVT或者5速手排變速系統。
▲新一代歐規Suzuki Swift登場。
Suzuki Swift自20年前以全球戰略車款推出以來,車系的銷量已悄悄突破900萬輛。而第四代車型雖然與前身有極大的相似程度,但原廠仍強調其100%經過重新設計,可以看到其車頭水箱護罩面積縮小,引擎蓋換上蚌殼式設計,與葉子板的接縫處更爲明顯;車側腰線更加深邃,A、B、C柱採用黑色烤漆處理。
車內方面在維持傳統格局之下再加入現代化的科技配備,不過其中控臺仍維持駕駛導向設計,但空調介面取消旋鈕式的操作,改採用按鍵及撥杆的方式來操作,並將風量、溫度整合於單一的9吋液晶熒幕當中,同時也新增電子手剎車、Auto Hold等機能。
亞錦賽中日大戰結束 北捷22分鐘紓解散場人潮
安全機能上更加完善,搭載更加全面的ADAS,配備最新的毫米波雷達、單眼攝影鏡頭和超音波感應器,提供第二代雙感知煞車輔助系統,能更有效偵測車輛、自行車、摩托車和行人。
钢铁杯慢速垒球赛 「中钢长青」队加起来千岁
動力配置方面,原廠公佈日規車型搭載全新開發之Z12E 1.2升3缸引擎,擁有最大82匹馬力和11公斤米扭力,中、高階車型則配有輕度混合動力。Swift車系自從國產化到進口的方式,在國內B-Segment級距當中保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與市場接受度,而在歐、日規車型陸續推出後,想必未來引進國內市場的機率也頗高,相信在新車於2024年第一季陸續在海外市場推出後,國內必然也有好消息到來。
洛 塵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