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金融新聞
楊惠妍:未來12個月碧桂園主要保交付、保經營、保信用
新京報訊 (記者寇德娜)12月8日,據碧桂園官微披露,今日,碧桂園集團召開月度管理會議,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惠妍指出,未來12個月碧桂園主要有三項工作:保交付、保經營和保信用。
在保交付方面,今年前11個月,碧桂園集團已累計交付房屋約50萬套,累計交付面積6043萬平方米,涉及31個省、240個城市。交付量再次穩居行業第一,在行業中遙遙領先。其中,山東、山西、江蘇、安徽、廣西部分項目提前交付,河北、湖北、湖南部分項目全部交付完畢。未來的12個月,交付挑戰會進入深水區,2024年碧桂園交付量預計超過40萬套,數量仍然龐大。楊惠妍表示,保交付是非常艱難、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希望大家嚴陣以待,高度重視,做好前置規劃。
在保經營方面,會議提出,一方面是保團隊,另一方面是保銷售。楊惠妍表示,經過了集團總部和區域項目層面的一定調整,總體上公司的組織架構已經到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階段。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鎖定優秀人才,堅持公開透明的選人用人機制、培養人才的機制,更好地完善短中長期的薪酬和激勵機制。而對於提升銷售,碧桂園集團管理層在會上強調,一是要把握12月銷售關鍵節點,加大現樓去化,調動全民營銷,努力突破專項盤活,促進現金的回籠。二是要盯緊年末回款,做好年底逾期應收款的清收。同時,要提前籌劃春節返鄉工作,返鄉地區要提前做足準備,籌備開門紅供貨及銷售安排。
此外,在保信用方面,會議提出,從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最新公開財報來看,碧桂園的資產負債表也保持了相對良性的狀態:資產大於負債,淨資產超2500億元,已獲取的權益土儲約7800億元,淨經營性現金流保持爲正。楊惠妍表示,資產負債表的修復非常重要,路徑非常清晰,也是可以達成的,大家要有信心共同努力去謀發展。除了傳統地產主體業務,集團的“兩翼”業務,即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也在穩步推進。今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門印發的《“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建築已成爲機器人應用的十大領域之一,要求拓展建築機器人應用空間,助力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建築機器人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編輯 武新
校對 柳寶慶
《金融股》福邦證決派利3.28元 黃炳鈞接任董事長
福邦證受惠臺股交投熱絡,配合主辦承銷件數增加、轉投資創投及證券投顧均有斬獲,2021年合併收益23.1億元、年增達2.38倍,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4.11億元、年增達近4.49倍,每股盈餘(EPS)5元,全數改寫歷史新高。
福邦證總經理林瑛明表示,福邦證去年連10年獲利,且連4年取得惠譽信用評等長期A-、短期F1,公司治理評鑑第二級、風險管理評鑑第三級。在追求業績成長之餘,福邦證也重視公司治理、永續環保、企業社會責任等,已委由勤業衆信輔導導入ESG系統。
林瑛明指出,福邦證去年IPO送件數以5件排名市場第二,SPO送件數以15件排名第七,承銷金額66.49億元亦排名第七。同時,承銷業務獲頒證交所流通證券獎第二、籌資金額第三,IPO市值第三,以及櫃買中心推薦輔導上櫃績效第二。
展望2022年,林瑛明表示,受疫情、俄烏戰爭、美國聯準會升息、庫存去化等多重因素影響,整體市場前景仍不明朗。近期全球股市動盪造成部分公司觀望上市櫃進程,今年IPO送件目標原訂6件,目前看來可能會有所延宕,惟估計至少仍可望達逾4件。部位管理則爲全年獲利表現的關鍵,預期決勝點應會落於第四季表現。
福邦證股東會後召開董事會,改選曾任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期交易總經理的黃炳鈞接任董事長職務,自7月1日起生效。此外,子公司福邦創投管顧募集10億元私募股權基金(PE Fund),已於上半年募集完成,募集資金將用以投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管濤:高度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尾部效應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管濤:高度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尾部效應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陛下今日好感度+1
財聯社12月8日電,談及明年的美元走勢,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爲,在“軟着陸”情境下,美元指數可能圍繞100上下窄幅波動,但如果美國經濟是不着陸,美元有可能會重新走強,唯有美國經濟出現“硬着陸”的情形,就像2008、2009年出現經濟衰退,美聯儲貨幣政策纔會大幅轉向,美元纔可能真正着陸。管濤指出,對於美聯儲貨幣政策尾部效應要高度關注,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比如,去年美聯儲加息很激進似乎對我們的影響不是很大,但今年儘管只有4次加息而且只有100個基點,但今年對我們的影響要大於對去年的影響。”
《勝利女神:妮姬》小編芙璃夢幻連動VTuber茸茸鼠!「芙茸」組合太無情啦
《國際社會》韓國新任總統 眼前7大挑戰
《國際社會》韓國新任總統 眼前7大挑戰
想在愚人节自杀的女孩‘twitter’纯铃
首先,就是居高不下的房價問題。根據統計,居住約半數韓國民衆的首都大首爾地區,目前1間公寓平均售價,在短短5年之內已大漲1倍,元月份每間屋價約12.6億韓元,大概在105萬美元。
現任總統文在寅,在過去5年絞盡腦汁推出約26項政策,包括嚴審房貸資格,以及徵收高額資本利得稅等。不過,韓國政府愈是打炒房,當地房價就愈上漲。
其次是,年輕選民對執政黨失望。根據韓國民調,5年前歡欣鼓舞期待文在寅上臺的年輕選民,現在則因當地經濟大環境未見明顯改善而心生不滿。因此,韓國目前的執政黨是否還可以繼續掌權,也形成1個問號。
對文在寅心灰意冷的大部分是年輕男選民,因爲這些韓國男性不滿當地政府還在呼籲男女平等,認爲已經是過時口號。還有,年滿18歲的韓國男性都有義務服兵役,這些役期時間少說半年,多至兩三年。好不容易熬到退伍,出社會的競爭力也就比女性來得弱些。
韓國男性不滿現在政府,女性也有話要說。根據統計,當地薪資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當中,因性別差距童工不同酬的幅度是最大的。舉例來說,當男員工拿到10萬韓元薪水時,女員工大概只能有約6.5萬韓元,硬生生少了35%左右。
還有,韓國家庭債務如滾雪球般遽增。計算至2021年6月,與當地GDP(經濟成長率)相較,家庭負債比達105.8%,是全球數一數二高的國家,幾乎是G20(20大工業國)平均的兩倍左右。
韓國政府在過去兩年,因與新冠病毒對抗將利率調至史無前例的低點,也是當地家庭債務狂增至1845兆韓元主因之一。不過,隨着韓國央行陸續升息下,家庭債務可望稍微減少。
工作機會少,餬口不容易。韓國官方數據,自2017年文在寅上任以來,平均每年民間企業只有17.3萬個工作機會,遠低於文在寅承諾的50萬。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FKI)也統計,與5年前2017年相比,2022年韓國最低工資已大漲41.6%至每小時9,160韓元。不過,韓企卻將高達18萬個工作,陸續轉移至海外地區。
「變黑洞吸資源人力」 俄情報頭子警告美:烏克蘭將成第二個越南
2022年爆發的新冠病毒迄今都沒降溫,反而愈變愈嚴重。兩年前,疫情剛開始初期,韓國靠着大量篩檢、病情追蹤以及隔離檢疫,的確抗疫有成。但2021年底韓國政府決定與病毒共存之後,疫情就開始慢慢升溫到現在可說一發不可收拾。
根據9日最新數據,韓國每日新確診者正式突破30萬人大關,再度創下新高紀錄,同時也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在政治醜聞方面,文在寅個人是沒有很大問題,但周邊多位幕僚以及親信,在過去幾年時不時傳來不名譽事件。因此,也間接影響到文在寅政權的延續性。
至於多年來韓朝問題,也未有重大進展。例如,朝鮮半島去核化一事,由於多方看法分歧目前無解。於是乎,朝鮮又恢復試射導彈,光是元月就發射7次。甚至在韓國總統大選前夕,朝鮮也沒放棄試射飛彈。
上述韓國諸多政治、經濟甚至社會等問題,在文在寅任期內無法完美解決,接下來的新總統是否能彌補文在寅在職間的遺憾,當地民衆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永續金融論壇/元大證資深副總曾鴻展:推廣綠債 創造雙贏
元大證券資深副總經理曾鴻展。記者蘇健忠/攝影
元大證券資深副總經理曾鴻展指出,元大證券致力於永續發展,截至今年前三季共承銷108億元綠色債券,併爲證券業首家通過國際碳足跡驗證及取得國內碳標籤的標竿業者,亦獲金彞獎「傑出綠色金融獎」肯定。
綠色投資方面,曾鴻展表示,元大證券去年9月與遠東新合作,共同完成櫃買中心第一檔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發行量25億元,主要是遠東新宣示對綠化的決心與進度,挑選以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及綠色產品營收成長當做債券評估標準。
元大證券對於櫃買中心推廣的永續債券,亦相當積極參與。曾鴻展透露,截至今年第3季,共承銷15檔、108億元綠色債券,其中包括八檔綠色債券、四檔可持續發展債券、三檔社會責任債,募到資金的公司,全數用在符合ESG精神的標的投資專案,達到雙贏局面。
綠色金融服務部分,曾鴻展說,身爲龍頭券商的元大證券,客戶是建立ESG金融生態圈一環,旗下投資先生App去年陸續通過英國標準協會碳足跡驗證、碳中和標準,經由手機下單就可共襄盛舉;App內亦增加ESG選股標準,提供投資人蔘與ESG發展。
對於綠色投資在金融市場現況,曾鴻展用「供不應求」形容,主要目前投資或交易都以ESG爲導向,需求量大,但相對發行公司僅限於臺積電、臺電、遠東集團等大戶,會造成壽險等投資人有額度受限,以及過於集中不利風險分散等問題。所幸櫃買中心明年規畫推出「轉型債」,讓中鋼(2002)、中油等高耗能大戶能透過橋接功能,往綠色轉型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
朴恩斌大展天籟嗓音!【無人島的DIVA】溫暖完結,喚醒追夢的勇氣
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調整 六進四出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富時羅素8日公佈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合編的「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審覈結果,納入中華(2204)、技嘉、創意、大同、創見、裕隆等六檔,剔除中鋼、南亞科、萬海、華邦電,調整將自15日收盤後生效。
此外,臺灣指數公司公佈「臺韓資訊科技指數」2023年12月成分股定期審覈結果,其中,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新納奇𬭎、臺光電、京元電子、健鼎、大聯大等五檔,無剔除成分股;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無新增股票,剔除LG Display、SK Square等兩檔,調整自8日收盤後生效。
台味紳士《台灣戀愛物語⁵》試玩:跟秋霞阿姨在餐廳廚房料理「奶油歐派」
新加坡總理公署:新加坡與中國將實施30天互免簽證的協議
據新浪財經,新加坡總理公署7日發文表示,新加坡與中國將實施30天互免簽證的協議。目前,兩國正在商討細則,計劃將在2024年早些時候出臺相關政策。新加坡總理公署發佈的文告還表示,7日在天津召開的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會議達成24項成果,涵蓋衛生、環境、科研、綠色低碳、金融、商貿、教育等領域。
(來源同花順,以上信息爲南都·灣財社AI大數據自動生成)
獨/彰銀副總陳彬出任財金公司新總座呼聲高
泛政府金融機構將再有人事搬風。知情人士指出,臺灣票據交易所董事長已確定由財金公司總經理黃昱程出任,而關於財金公司總經理的接替人選,據悉,已確定再向公股金融圈借將,以彰化銀行主掌資訊部門多年的副總經理陳斌出任財金公司總經理呼聲最高。
陳斌目前是彰化銀行的首席副總,同時也是彰化銀行的發言人,除了主掌資訊部門、數位金融等金融科技相關部門多年之外,在推動臺灣Pay上面,彰化銀行主要也由陳斌領軍,業務推動積極,各大行庫有目共睹。
公股金融圈指出,如果由陳斌來接任財金公司總經理,以他平日跟財金公司的密切交流,推動臺灣Pay的貢獻度,且深入瞭解該業務的情況下,出任財金公司總經理的職務應該很快就能上手。
票交所的前任董事長曾士元,也是出身央行官員。日前任期屆滿退休之後,央行幾經思考,決定由同樣出身央行官員的財金公司總經理黃昱程來接票交所的董事長,上週也決定向公股金融圈借將財金公司總經理人選,上述的人事案預計在下週正式發佈。
陳斌也將是繼純網銀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之後,第二位來自公股金融圈轉戰金融科技領域的公股專業經理人。許柏林先前亦爲華南銀行掌金融科技業務的副總經理,推動臺灣Pay也相當有聲有色。
延伸閱讀
你應該要知道的Volkswagen Golf小改款車型細節!燃油動力的最終篇章
氣立11月及前11月營收雙雙下滑
氣立8日公佈,11月合併營收1.18億元,年減11.83%;前11月合併營收12.46億元,年減25.58%。氣立表示,目前整體市況相對去年低迷,營運動能較爲趨緩。依據往年經驗,3、4月進入消費性電子產業旺季,預期明年第二季起,消費性電子產業景氣有機會逐漸復甦,可替氣立營運注入活水。
氣立指出,研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23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衰退幅度約4.8%,今年伺服器市場面臨下游客戶庫存調整的修正期,但隨着Intel、AMD兩大晶片廠新平臺陸續推出新的處理器(CPU),加上隨着庫存調整結束,市場看好伺服器供應鏈後續營運動能增溫,Digitimes Research進一步指出,全球伺服器市場在2024年將可望重回成長。
此外,AI應用領域廣泛,研調機構IDC也預估,全球AI市場在2025年時將達到2,400.62億美元的規模,屆時需要更多大型資料中心,刺激更多伺服器的需求。除伺服器的成長外,NB與PC成長動能也是明年市場值得關注的焦點。
氣立指出,通常NB使用年限約3~5年,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居家上班、上課需求急速增加,帶動NB銷售快速成長,明年陸續進入換機潮。
氣立表示,調研機構TrendForce 發佈最新報告指出,今年Q2起筆電通路庫存水位轉趨健康,尤以北美市場對中階、低階消費型筆電機種的需求最爲明顯。TrendForce預期,隨着市場庫存轉爲健康,且預期通膨壓力漸趨穩定,2024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可望從谷底反彈,約有2至5%的成長幅度,出貨量將略高於疫情前的水準表現。同時,今年AI風靡全球,電腦大廠宣佈明年要推出新一代AI NB/PC,也可望推升另一波出貨與銷售。
氣立表示,隨着市場預期明年伺服器與電腦的出貨量復甦,可望推升相關供應鏈製造需求,也有助同步帶動氣立營運回穩。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回升向好”爲全球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2023 年 12 月 9 日
金融新聞
No Comments
Quade Nightingale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回升向好”爲全球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龙魔神姬贝尔爱丽丝的败北
(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回升向好”爲全球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戰勝困難挑戰、頂住下行壓力,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徵,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
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8%,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今年以來,在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背景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別將2023年、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4.2%上調至5.4%、4.6%;經合組織(OECD)將2023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1%上調至5.2%。調高的預測值背後,是國際社會給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
兆丰金ESG表现国际都点赞 再获纳入DJSI双指数成分股
爲全球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世界充滿期待,中國主動擔當。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縱向來看,5.2%的增速明顯快於上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於疫情3年年均4.5%的增速,經濟增長回升態勢比較明顯;橫向來看,今年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中國5.2%的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對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5.2%的經濟增長也是結構改善、動能優化的增長,從產業發展來看,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工業生產有所加快,前三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服務業的貢獻大幅增加;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3.2%,經濟增長已經轉爲以消費和投資拉動爲主。總的來看,中國經濟呈現出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
這份“回升向好”的優異成績單,得益於中國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動力優勢和較大的宏觀調控政策空間。面對世界經濟重啓腳步遲緩、增長下滑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力度,從疫情三年堅持落實“六保”“六穩”政策,大規模減免稅費,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到近幾個月接連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促進民營經濟”“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領域的指導意見,一系列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的“組合拳”,護航了中國經濟穩健前行。
當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開放才能發展,合作方能共贏。作爲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堅定走開放共贏之路。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推動一大批標誌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共建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廣交會,聯通“地球村”,鞏固擴大“買全球”與“賣全球”成果,向世界開放全球規模超大且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擴大制度型開放,依託各類開放平臺實現更高水平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與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實現了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雙贏”。
命運與共,大道同行。今年,中國經濟戰勝困難挑戰、頂住下行壓力,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徵,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面向未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完全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必將以中國新發展爲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
作者:艾佩韋
西藏流亡政權憂遭中國同化…秘密談判有用嗎?學者這樣看
詹文男/工具誠可貴 健康價更高
英美资源集团计划削减产量以降低成本
东航失事 大陆12年飞安零事故破功
金融